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二节 呼吸衰竭
一 病因
(1)在我国,呼吸衰竭以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者最为常见。
(2)呼吸系统疾病

二 发病机制
缺氧和CO2潴留发生的主要机制为肺泡通气量不足、通气与血流比例(V/Q)失调、肺动-静脉样分流、弥散障碍及氧耗量增加。
三 分型
(1)Ⅰ型呼吸衰竭,即仅有缺氧,不伴有CO2潴留或伴CO2降低。
(2)Ⅱ型呼吸衰竭,既有缺氧,又有CO2潴留。
四 缺氧和CO2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大脑皮质组织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突然中断供氧(纯氮)20 s可出现深昏迷和全身抽搐。
(2)对呼吸的影响:
缺氧主要通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反射作用刺激通气,缓慢缺氧则这种反射作用迟钝。
(3)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缺氧和CO2潴留均可刺激心脏,使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
五 临床表现

六 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依据:PaO2<60 mmHg,PaCO2>50 mmHg,SaO2<75%。
七 治疗要点

八 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时调整用药量和给药速度。对烦躁不安、失眠病人,慎用镇静催眠药,以防引起呼吸抑制。
雪狐狸总结
慢支、肺气肿、肺心病以及慢性呼吸衰竭的异同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