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2年(民国元年)
1.不求安居吟草一卷 陈守吾著
民国木活字本 安徽省图书馆藏
陈守吾(? —?),字梅皋。怀宁人,居泰州。收藏名家。
此书内录著者自清光绪十六年(1890)至1913年诗作130余题200余首,多为述怀及皖省游历之作。
2.陈烈士兴芝冤狱录 范光启等辑
民国刊本 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
范光启(1882—1914),字鸿仙,别署孤鸿。合肥人。南社社员。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加入同盟会,参与创办《民国日报》,任社长。又参与创办《民立报》,任总理。清宣统三年(1911)起历任南京中国同盟会本部政事部干事,同盟会中部总会评议员、候补文事部长,安徽分部负责人,江苏军政府参事会长。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铁血军总司令,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辞职。二次革命时被推举为安徽都督,后随孙中山筹建中华革命党。1914年任上海中华革命军司令长官,同年被刺杀。
此书内录《陈烈士被冤之通启》《陈兴华上程都督词附批》《范光启等上江北刘护军使词》《陈兴华上睢宁地方检查厅词附批》《陈士髦等上程都督词附批》等文9篇。
陈兴芝(1882—1911),睢宁人。辛亥革命烈士。
3.闺秀词钞续补遗四卷 徐乃昌编辑
1912年南陵徐氏小檀栾室刻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徐乃昌(1868—1943),字积余,号随庵。南陵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历任江苏候补知府,江南盐法道兼金陵关总督、江苏高等学堂总办、三江师范学堂监督、《安徽通志稿》总纂等。著者曾于清光绪年间撰有《锦瑟集》一卷、《皖词纪胜》;刻有《积学斋丛书》二十种、《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十集百种百卷、《鄦斋丛书》二十种四十四卷、《随庵徐氏丛书》十种、《闺秀词钞》十六卷、《补遗》一卷、《续补遗》四卷,《怀豳杂俎》十二种十七卷。民国期间又刻有《南陵先哲遗书》五种二十三卷、《玉台新咏》十卷《札记》一卷、《永嘉四灵诗》四卷等。
此书卷一录李因、张启、沈纫兰、黄修娟、柴贞仪、章有娴等23人词作,卷二录杨芝、杨芬、黄幼藻、胥苓第、朱衣等42人词作,卷三录孟湛、黄御袍、蒋起荣、叶子眉、张小莲、查士英等35人词作,卷四录孔继光、叶素娘、陈纫兰、张联芳、程淑、柯绍慧等34人词作。每著者前均有小传。
4.环翠续构文钞二卷诗钞三卷杂钞一卷 葛钟秀著
1912年刻本 安徽省图书馆藏
葛钟秀(? —1921后),字逸峰,又字逸岷。舒城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曾任兵工学堂教授。戊戌变法时参与第二次公车上书。
此书前有张士珩、刘原道序各一,附录张氏文2篇、诗17首,并刘原道诗。因著者远祖葛闻孙有《环翠山房集》,故以“环翠续构”名集。
5.见闻偶笔一卷 姚永朴著
素园丛稿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姚永朴(1862—1939),字仲实,号蜕私,晚号蜕私老人。桐城人。姚莹之孙,姚浚昌之子。清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官候选训导。历任广东起凤书院、山东高等学堂、安徽高等学堂、京师大学堂文科教员,北京大学教授,清史馆协修。1920年后任教于江苏东南大学、宏毅学会、安徽大学,抗战期间避乱内地。著者曾于清末撰有《国文学》四卷、《先正嘉言约钞》二卷;编纂《诸子考略》二卷卷首。
此书前记载清代学人名宦逸事,计有王夫之、梅文鼎、王士祯、江永、俞正燮、李威、魏源、何绍基、吴廷栋、倭仁、胡林翼、曾国藩、罗泽南、骆秉章、左宗棠、刘锦堂、沈葆桢、刘长佑、岑毓英、彭玉麟、李鸿章、刘铭传、刘坤一、莫友芝、汪士铎、李联琇、刘熙载、朱次琦、薛允升、郑皋、潘欲达、孙葆田32人;后有《乡先辈逸事》,记桐城方法、齐之鸾、左光斗、马孟祯、叶灿、张淳、张英、张廷玉、邓石如、汪志伊、方东树、戴钧衡、吴汝纶等人逸事;又有《先世遗事》,记姚氏家族自元末由余姚迁桐城后历代之事;还《外家遗事》,记光聪谐事。
素园丛稿 姚永朴著1912年石印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是编前有1912年11月姚永概序,称:“吾兄仲实《素园丛稿》十六卷,曰《诗文钞》《读经记》,尚未写定,今所印者;曰《群书答问》一卷,客广东信宜起凤书院所作也;曰《经学举要》一卷,《国文学》二卷,《史学研究法》一卷,客安庆、京师教诸生所作也;曰《见闻偶笔》一卷,杂记先辈逸事也。”
又:旧闻随笔四卷 姚永朴著1919年铅印本 安徽省图书馆藏
此书前有1918年《旧闻随笔序目》,内增录明清两代学人名宦嘉言懿行,或记三五事,或录一二言。卷一录薛瑄、王守仁、海瑞、张居正、刘宗周、黄道周、王夫之、陆世仪、李颙、顾炎武、傅山、张履祥、魏禧、王熙、万斯同、梅文鼎、施闰章、伊桑阿、冯溥、熊赐履、李光地、张玉书、陈廷敬、王士祯、汤斌、于成龙、陈鹏年、陆陇其、张伯行、徐元梦、朱轼、严若璩、江永、汪煊、鄂尔泰、孙嘉淦、李绂、陈宏谋、傅恒、刘统勋、阿桂41人;卷二录松筠、钱澧、董诰、王杰、朱珪、刘墉、翁方纲、纪昀、阮元、程恩泽、戴衢亨、额勒登保、杨遇春、杨芳、罗思举、孙星衍、段玉裁、王念孙、张惠言、曹振镛、汪廷珍、董教增、赵慎畛、陶澍、林则徐、王鼎、邓廷桢、李威、魏源、梅曾亮、何绍基、邵懿辰、文庆、倭仁、吴廷栋、李棠阶36人;卷三录江忠源、胡林翼、曾国藩、曾国荃、罗泽南、骆秉章、左宗棠、沈葆桢、刘长佑、彭玉麟、李鸿章、多隆阿、刘铭传、李宗羲、刘坤一、郑珍、莫有芝、刘熙载、朱次琦、张裕钊、张之洞、张仁黼、周馥、乔树柟、郑杲25人;卷四录《乡先辈遗事》《先世遗事》《外家遗事》。
《序目》称,“是编所录以明清两朝为限,时代远者,不录”,“是编主于先辈懿行,间亦附载嘉言,但丰功伟业应入正史,或其人论说为世所习见者,不录”,“是编唯载闻是(见)所及,苟无所闻见,虽其人名在天下,则从阙如之例”。
又:旧闻随笔四卷 姚永朴著1925年铅印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此书前有自序,前三卷录明清两代学人名宦嘉言懿行,第四卷录《乡先辈遗事》《先世遗事》《先世遗书》《外家遗事》。
6.经学举要一卷 姚永朴著
素园丛稿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著者生平已见《见闻偶笔》。
此书内有“诗”一章,介绍有关《诗经》研究之“四家”“大序”“小序”“首序”“后序”“四始”“六义”“正变”“篇什”“十五国风次序”“笙诗”“商颂”诸问题。
7.兰闺清课 寄尘编辑
1912年太平洋报社出版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胡怀琛(1886—1938),原名有忭,字季仁;后名怀琛,字寄尘。泾县人。胡爱亭第三子,胡韫玉之弟。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游学上海,后任《神州日报》编辑。清宣统二年(1910)加入南社,民国后与柳亚子共主《警报》《太平洋报》笔政。1916年辞京奉铁路科员职,后历任文明书局编辑、商务印书馆编辑、上海市通志馆编纂及上海沪江大学、中国公学、国民大学、持志大学、正风文学院等校教授。抗战爆发后忧愤逝世。著者曾于晚清著有《海天诗话》一卷。
此书前有高吹万、姚石子、高天梅等十六家题词并编者小识,内录闺阁七绝63首。
《编者小识》称:“此编所辑闺词数十绝,作者非一人、非一时。末附己作若干绝,曩作闺中课本,壬子春寄王无生先生阅定,付之手民。”
又:兰闺清课 寄尘编辑1930年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天津图书馆藏
此书前有重印自序,称此书所录之诗“是随手抄来的,忘记了来历,也没有写明作者的姓名。我是完全赏鉴诗的本身,更不必问是谁作的,只知道他作得好就是了”。
此书被辑入《文艺小丛书》。
8.梨云影再续 剑云著
民初爱国白话报馆铅印本 超星数字图书馆著录
周剑云(1893—1960末),合肥人。早年就读于尚贤堂及江南制造局兵工中学,曾任上海爱俪园藏书楼主任、新民图书馆编辑。1922年参与发起创办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兼经理、文牍主任、发行主任、营业部部长等职,1928年发起组成六合影戏营业公司,抗战期间曾于金星影片公司任职,抗战胜利后参与组织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
此书为京剧名伶小传,包括尚小云、元元红、小翠花、小荷花、白牡丹等12人。
9.萝月轩诗钞一卷 吴鼎云著
1912年铅印本 安徽省图书馆藏
吴鼎云(约1869—?),字曾圃。合肥人。曾入淮军盛军幕府。
此书前有刘朝叙序,末有著者自识。内录咏史、咏物、怀人、游记等诗作百余首。
10.千仓诗史初编 李宗棠著
1912年铅印本 苏州大学图书馆藏
李宗棠(1869—1923),字隐伯,一字荫柏,别号江南吏隐、千仓旧主、千仓髯隐、千仓醉翁。颍上人。李玉芳之子。曾任户部郎中、江苏候补道、安徽教育总会副会长、凤阳师范校长等职,自办千仓师范学校与千仓义塾。著者曾于清光绪间著有《东游纪念》十卷,清宣统年间著有《学诗堂经解》二十卷。
此书前有从父李汝振序及自序,内录著者自清光绪二十年(1894)迄1912年诗作434首。
又:千仓诗史 李宗棠著1923年后铅印本 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中册》(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971页)著录
此书为著者卒后其子和溥编辑刊印,内录古近体诗728首,多有自注。
11.群书答问 姚永朴著
素园丛稿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著者生平已见《见闻偶笔》。
此书就经、史、子、集诸书提问并回答,如“问读《诗》当宗序否”,“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大意”,“问《庄子》内七篇大旨”,“问《九歌》终于《国殇》何也”,等等。
12.我师录四卷 姚永朴著
1912年安庆正谊书局石印本 安徽省图书馆藏
著者生平已见《见闻偶笔》。
此书为著者授课成达中学之讲义。卷一评述伏胜、韩婴、毛苌、董仲舒、刘向、陶渊明、王仲淹等唐以前人物;卷二评述陆贽、韩愈、李翱、范仲淹、韩琦、周敦颐、欧阳修、程颐、张载、苏轼等唐宋人物;卷三评述李纲、张九成、罗从彦、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真德秀、魏了翁、吴澄等宋元人物;卷四评述方孝孺、薛瑄、胡居仁、王守仁、顾炎武、高攀龙、王夫之、汤斌、方苞、曾国藩等明清人物。
13.西戍途中日记一卷 附民国元年五月率师至吐鲁番哈密镇抚途中日记一卷 刘雨沛著
民国排印本 南京图书馆藏
刘雨沛(1870—?),字尔霖,号炯公。桐城人。刘豁公长兄。早年入南洋将备学堂步兵科,后任广东第一标标统。清宣统年间因部下倡举革命发配新疆。
此书记著者因部下倡举革命发配新疆一路见闻。全书起自清宣统三年(1911)四月十九日,止于1912年六月初。内记著者自燕京启程,经卢沟桥,取道河北省定兴、新乐,入山西省闻喜、平遥、永济等县,再向陕西潼关进发,历甘肃、哈密、傍天山南麓行,抵新疆发配地历程。全书按日记事,有诗联之作,更有对于新疆地理形势、风物特产、地下蕴藏的关注。
此书被辑入《新游记汇刊续编》。
又:民国元年五月率师至吐鲁番哈密镇抚途中日记 刘雨沛著游记丛抄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此书被辑入《游记丛抄》。
14.西戍杂咏一卷 刘雨沛著
1912年油印本 安徽省图书馆藏
著者生平已见《西戍途中日记》。
此书前有叶华銮序及题诗6首,并著者绪言。内录诗作88首。
15.新金瓶梅初二集 脱凡子著;治逸编辑;闻天主人校证
1912年醉经堂书庄刊本 首都图书馆藏
治逸,名唐畴,字在田,号听泉居士、脱凡子,笔名治世之逸民、治逸。歙县人,居丹阳。著者曾于清末著有小说《现世之天堂地狱》《新聊斋》《金琴荪暗杀案惨剧记》《新笑林广记》初二集、《青楼镜》《龟中贵》《嫖赌现形记》《新七侠五义》《海上风流梦》等多种。
此书为言情小说,初、二集共二十六回,未完。前有清宣统二年(1910)朱斗南序,并绘图十六幅。
16.辛亥抚新记程二卷 袁大化著
1912年新疆官报书局铅印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袁大化(1851—1935),字行南。涡阳人。自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始,历任山东徐州道、河南布政使、山东巡抚、新疆巡抚。民国后被袁世凯任为新疆都督,坚辞不就,旋率部入关。1917年张勋复辟时任内阁议政大臣,后寓居天津。著者曾于清光绪年间撰有《光绪戊戌平定涡匪记事本末》。
此书记载著者赴新疆沿途所见所闻所感,末有徐翔采书后。上卷自清宣统三年(1911)正月初七自洛阳准备出发始,迄三月三十日行至张掖止;下卷始于四月一日,至五月十五日止。
17.张李二君诗存 周学渊辑
1912年铅印本 古籍善本网著录
周学渊(1877—1953),原名学植。字立之,号息庵。至德人。周馥第五子。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经济特科二等第四十名,曾任山东候补道、军机处存记、山东大学校长。
18.竹居外录一卷 张士珩著
1912年刻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张士珩(1857—1917),字楚宝,号弢楼,晚号因觉,又号潜亭、冶山居士。合肥人。张绍棠之子,李鸿章外甥。清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入直隶总督李文忠幕,以道员领北洋军械局与武备学堂。后总办直隶赈捐局、上海制造局,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山东补用道。民国后为造币总厂监督。著者曾于清末撰有《竹居先德录》一卷,《竹居录存》一卷,《竹居小牍》十二卷,《济上鸿泥图题册录存》一卷、附《三石图题咏》一卷。
此书前有著者序,内录《复吴敬宣》《冶山居士之居碑记》《盘山语录序》《冶山居士传》等散文40篇。
《著者序》称:“余光绪甲申筑书堂冶城山阴,为居稽地,颜曰‘竹居’。”
19.尊瓠室诗二卷 陈诗著
1912年铅印本 安徽省图书馆藏
陈诗(1864—1942后),字子言,号鹤柴。庐江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居上海。晚年入有正书局,曾编纂《安徽通志稿艺文考·集部》,清末编著《藿隐诗草》三卷,《据梧集》等,并为小说《曼玳琳》([美]盘山克莱著;洗天客,西冷生合译)润色。
1.前有自序,卷一诗作起自清光绪三十年(1904),迄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卷二诗作起自清宣统元年(1909),迄于1912年。多赠答感怀之诗。
此书曾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铅印一卷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