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1949—2019)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在地理学和历史学中的边缘化

第一节 对学科属性的讨论

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曾经有过激烈的讨论,众多研究者都曾经涉及其中,总体而言,经过长期讨论,目前基本没有学者公开赞同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下属学科,而承认其应属于地理学。之所以有这种学科属性的认识,应归功于侯仁之教授、谭其骧教授[27]和史念海[28]教授的倡导。但也有少数学者有着不同认识,如黄盛璋等学者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介于历史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29],甚至有学者认为其属于社会科学[30],或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31]。对于这方面的综述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归纳,可以参见尹国蔚的《历史地理学科性质评议》[32]。需要强调的是,公开承认不一定是内心的真实想法,实际上目前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的认识依然缺乏普遍的共识,如尹国蔚在《历史地理学科性质评议》就提出历史地理学属于独立的综合性学科,而在各种私下场合依然能听到各种不同的意见。

这种学科属性认识上的差异,归因于对历史地理学科定义认知上的差异,以及认定学科归属标准方面的差异。就历史地理学的定义而言,目前学界大致都赞同侯仁之教授提出的定义,即“研究在历史时期主要由于人的活动而产生或影响的一切地理变化,这就是今日所理解的历史地理学的主要课题”。“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如上所述,乃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的本身,也就是无异把当前地理学的研究,推回到已经过去了的历史时期……其主要目的则在于探讨同一地区或同一地理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以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去理解当前这一研究对象的形成和特点。”[33]基于此,以往在认定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上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对于一门学科属性的认知是应当基于其研究对象,还是基于其研究方法。同意历史地理学属于地理学的学者,基本都是基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地理”;而那些认为历史地理学属于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学者,基本都将研究方法,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中大量采用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如文献考订等,纳入了考虑。

但一个学科属性的认定更应当是基于其研究对象而不是方法,否则几乎所有学科都可以被认为是交叉学科或者边缘学科,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研究方法互通有无、层出不穷的年代更是如此。例如,历史学,目前除了传统的基于文献的研究方法之外,属于数学的计量和统计的方法以及地理学的GIS的方法已经被接纳,但绝不可能将计量史学认定为是数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也不能将使用GIS研究方法的史学研究认为是属于地理学和历史学的交叉领域。历史地理学也是如此,目前除了历史学的方法之外,历史地理学也开始采用社会学、人类学、数学等众多学科的方法,研究方法日益多元,但不能说历史地理学今后可能成为社会学与地理学,或人类学与地理学,或数学与地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者边缘学科。那些内心中认为历史地理学属于边缘学科甚至历史学的研究者,在认定学科属性时,实际上将研究方法、手段超越于研究对象之上,这不仅造成了对学科属性的误解,而且由于缺乏对于研究对象的认知,由此在研究上也必然会缺乏深度。

总体而言,如果我们承认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那么毫无疑问,历史地理学在学科属性上是属于“地理学”的。但目前在我国教育部的学科划分中,将历史地理学作为历史学的下属学科,由此在绝大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历史地理学也都属于历史系或者历史学院,毕业的学生拿到的学位证书也基本都是“历史学”的,也即当前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者是以历史学的方式培养出来的,由此也就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