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编 福音主义:从英国国教改革到“统治英国公共生活的道德霸权”
第一章 英国福音主义的兴起
有学者如此描述19世纪的英国:“可能除了17世纪和12世纪,再没有哪个时代像19世纪这样,宗教问题在国家生活中占据如此重大的分量,以宗教名义说话的人企图行使如此巨大的权力。”[1]这句评述可以说抓住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精神世界的根本特质。当代西方秉持政教分离制度,宗教一般不会主导一国的精神生活,宗教思想通常也不会成为社会思想主潮。然而,在19世纪的英国,基督教信仰是英国文化结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圣经之于维多利亚时代是如此重要,有历史学家甚至把生活于这一时代的英国人称作“属于一部经书的民族”。[2]维多利亚时代的民众是在基督教教义所主导的文化环境中长大的。圣经具有识字启蒙功能,百姓的语言基础大多由此而来。圣经具有文学和历史教育功能,为他们讲述宇宙起源、古代人类历史。尤为重要的是,圣经塑造了他们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决定了他们对生命本质和生命意义的看法。因此,对19世纪的英国人而言,宗教是他们精神世界的核心。
回顾起来,英国精神领域在19世纪发生的最显著、可以说具有颠覆性的变化,应该是释经学的崩溃以及宗教/科学知识的分野,是宗教权威的衰落,是宗教的社会影响力逐渐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影响力取代,因为在刚过去的18世纪的英国人看来,哲学、科学、宗教和政治学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3]但是,衰落一词,远远不足以描绘这一百年间英国信仰世界的复杂格局与起伏变迁。在衰微以前,英国的基督教信仰经历了扩展和振兴,它与世俗世界之间的互相滋养和互相影响呈现出一种史无前例的格局。其中,福音派的兴起和福音主义思想对维多利亚时代精神的塑造,在英国社会史和文学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