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文革”结束,当人们期待教育重启发展之路时,1978年的金秋时节,上海有17位中小学教师首次获得了在基础教育界既具先进性又具专业性的荣誉称号——特级教师。它给刚刚复苏的教育和刚刚抬头的教师带来了一丝希望。
就在这一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到尊重教师的劳动时明确指出:“要采取适当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教师。”同年,国家制定颁发了《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特级教师评审制度诞生了。距今,特级教师制度已经实施了40年。这个与改革开放同岁的荣誉制度的开始,是一个对基础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40年间,上海已先后评出了900多位特级教师,他们以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专业承担着传承人类深厚而灿烂文明的使命,承担着提升和刷新教育时代发展的崭新标杆的任务。他们坚定地站立于三尺讲台,不断地为教育注入持续的生命活力和动力,以实践中凝练的教育智慧关照基础教育的学生与青年教师,在平实而丰富的教育教学中磨砺和成就了卓越之路。
《修炼——百位特级谈教师专业成长》一书,是对上海市实施特级教师制度40年来,特级教师这一群体专业成长的一种形式的总结。在基础教育迈入核心素养时代,在教育改革进入创新转型的历史阶段,特级教师们回顾教学之路,对于今天基础教育范畴内的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成长发展、校长办学与管理、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的特级教师始终坚持践行立德树人,尊重学生的个性,读懂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注意倾听每个生命的呼唤。于漪老师说,每一个学生都是宝贝;徐晓燕老师认为,生本教育,是她一辈子的追求;陈镇虎老师对学生,从“虎视眈眈”到“含情脉脉”;还有为让青春尽情绽放而精心守护的戴耀红老师等,无不透露着对学生的关怀,对职业的热爱。
上海的特级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基于学生的学习,对学科本质与课程意识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无论是追求“真语文”的黄玉峰老师,在数学教学的“规矩”与“方圆”中求索的曹培英老师,还是从着眼“文本”到着力“课程”的王白云老师等,都在课堂教学中精益求精,不仅注重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更不断思索教学方法的创新。
作为教师研修共同体的一员,他们在向前辈学习时,不仅虚心求教,更能从前辈执着顽强的精神中获得滋养。而当他们指导青年教师时,注重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强调对学科本质的体悟,让青年教师在团队的支持下迅速成长。
他们在学校办学中,坚持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不管是职业学校、工读学校,还是聋哑学校、特教学校,特级校长们总是从学情、校情出发,秉承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大爱,将处在边缘的学生与学校拯救出来。
百位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堪称海派教师的代表。如今,在这个愈加开放、急剧变动的信息化时代,社会的转型也在加快。40年回眸,我们在特级教师们流畅的教育叙事之中,在丰富的教育细节之中,不仅要赞叹他们,更要从他们的经验中进行总结。他们风格各异,个性不同,但他们热爱职业、奉献教育的专业情怀,他们不断学习、不断研究的专业精神,他们虚心求教、执着顽强的进取精神是相似的。
教育是需要积淀的,需要一代代勤奋而务实的教育人用他们的辛勤汗水甚至毕生精力才能构筑起教育的大厦。教育又是依托于、根植于实践的,在实践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教育智慧的增长,是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进行的。当青年教师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抬起头来,不再满足于应对一般日常工作,而希望深入探求教育这一专业领域发展的特殊规律的时候,也许这本书提供的宝贵经验,就是你眺望远方的窗口,是你攀登高峰的云梯,从这里,你可以看到教育事业的“诗与远方”,可以借此去登攀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