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研究意义
死刑的限制与废止已经成为不可遏制的国际潮流,全面废止死刑或者采取措施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选择。目前,我国全面废除死刑的条件还不成熟,但基于死刑的恶害,我国采行了“限制死刑,坚持少杀、慎杀”的基本刑事政策。近年来,死刑二审程序公开审理、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等有关死刑案件程序的改革以及死刑罪名的不断减少,表明我国决策层已经从程序与实体两个方面持续推进死刑政策的实施。2010年两高三部的两个《证据规定》的颁行是死刑案件证据制度,乃至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破冰之举,在我国证据法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并且也必将迎来证据法学研究的新热潮。在此背景下,从证据角度研究死刑的控制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具体而言,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以下理论与实践意义。
1.充实深化证据法学的基础理论。死刑案件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的特殊性决定了死刑案件证据理论的特殊性。本书所创建的包括理论依据、政策来源、价值与功能、基本原则等内容的死刑证据控制的理论体系,为证据法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增量性贡献,对于充实与深化证据法学的基础理论乃至促进我国证据法学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2.完善证据法律制度。对策研究是本书的重要方法与目的。本书一方面通过反思以《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为核心的法律规范,对其中存在的规范不够细化、执行性不强等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另一方面,还创建了某些死刑案件的特殊证据制度,比如DNA检材强制鉴定规则、证明标准分层设置制度、多元化证明责任制度、证据图景理论等。这些研究必将为推动我国证据法制度的完善提供智力支持。
3.缓解死刑案件证据运用实践中的问题。死刑的证据控制既是理论课题,更是实践课题。本书针对我国死刑案件证据运用实践中因迷信DNA证据、证明标准过高、证明责任分配模糊、程序不规范等所导致的证明不能、证明有误,从而酿成错案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对策,对于缓解我国死刑案件证据运用实践中的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4.推动司法改革的进程。死刑问题是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证据控制死刑主要能从两方面推动司法改革的进程:一方面,通过开创死刑控制的第三个维度,为我国死刑的司法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另一方面,通过在死刑证据制度方面的完善与突破,推动量刑证据,乃至整个证据制度改革的进程。